用食物跟回憶談台灣文化進化論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
吃,是本能,也同時代表了當地的特色,以及長久下來的風土民情與故事。EATOPIA以食物作為主題,用設計與創意的方法來說故事。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,因為就發生在我們所居住的寶島台灣。

後來EATOPIA夥同了Pasadena國際餐飲研發主廚蔡中和,幾個年輕人開始發想,要如何用食物展演,來討論台灣一直在發生的新舊文化融合與碰撞。「這也是『修龍』的意義,當然我們有很多在地美食,食物設計做的是用料理,來隱喻這個主題所代表的台灣文化。」總共五道食物裝置主題,分別代表著主要台灣族群及歷史演變。事實上,這並不只是用食物來做裝置藝術,而是實際上可以吃的料理。按照順序,五道料理分別是「跨海愛、新秩序、破立、共生、和而不同」,從食材的挑選,到製作的過程,以及所呈現的方式,都是經過設計的。「像『跨海愛』用的是烤饅頭,象徵著未婚或妻子被留在內地的外省男子,因為光棍所以刻意製作成長方棒狀。在蜂蜜檸檬醬料滾過一圈象徵著渡海來台灣,並且帶著酸甜的感覺。金箔象徵著婚禮,整體講的是早期移民與聯姻。」也因為有了蔡中和的加入,讓設計概念增加了實際上「食物該有的樣子」,就是可以吃。另外像第三道的「破立」,白色挖空的麵包體,蓋住內含的橄欖油球、胡蘿蔔、韭菜、辣椒。講的是從戒嚴到解嚴的台灣,長年的權威體制終究瓦解,社會上各種公民力量的出現。當然,很多小細節也是被設計過的,再再帶著許多隱喻,來表現台灣演變的故事。

(更多內容,請詳見style master雜誌第38期art+design單元)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SEARCH
ABOUT

The Taiwan-based bi-monthly men’s lifestyle magazine featuring high-quality taste.

TOPI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