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張國立專欄】集體參與的共餐樂趣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
全家人吃飯是大事,代表歡慶與平安。可以外面餐廳吃,可以家裡吃,後者有其儀式、分工,吃進肚的絕大部分是感情。

幾項前提:

不可把所有工作扔給媳婦,除非這位媳婦樂於下廚而且不喜歡別人插手。

事前經過溝通,例如在群組討論,用意無非醞釀期待感。

與買菜、下廚無關者,務必詢問後去餐廳買外賣或至少帶甜點、酒、茶,達到共同參與的樂趣分享。

要是心情不好,請不要參加,沒人想看你的臭臉。

大學一年級,班上同學仍不熟,溫柔和藹的女老師叫我們去她家吃飯,女同學懂事,各自帶菜去,這樣老師只要準備餡料和麵皮,屆時一起包餃子。我空手去,頗感慚愧,包餃子便特別賣力,每個都包成不同形狀,挨了頓來自各方的冷嘲熱諷,犧牲小我自尊,成就大我的情緒發洩。

因父母早逝,這些年在岳父母家過年,他們四個女兒,從除夕到初二忙三頓晚餐,加上小朋友搞笑,其樂融融。

依慣例,得於除夕下午將三天(或四天)菜單寫於牆上,動手前再次檢視順序,可以重新調整或加進新的菜式。總算有人堅持成功,有人委屈求全,有人隔山觀虎鬥,有人午覺睡到傍晚。大家開工。

在此補充一點,誰說家裡吃飯不用菜單?它屬於儀式,有了儀式則不久後坐於桌邊的人對待晚餐更加崇敬。過年更需菜單,免得初一起吃除夕的剩菜,初二吃初一方剩菜,連吃三天包準厭食。

平常日子朋友聚會未嘗不可如此,前陣子去老同事小梁家吃飯,六個人分工明確,地主眼看快拿到敬老卡,尚未學會如何煎蛋,沒關係,他買了桃源街牛肉麵,開飯前牛肉湯加熱,多扔點番茄增加酸甜味算盡力了。換小姚煮麵條,這個傢伙要有嚼感,那個痞子假牙多,要軟,老張認為紅燒牛肉麵得配寬厚的家常麵,小趙愛細麵,吃得秀氣。

第三名參與者帶了五種小菜,包括當場煎的烏魚子和香腸,他講究烏魚子抹金門高粱酒再煎才香,我主張水梨切薄片做搭配。

至此尚未打成一團,代表這天的飯友民胞物與,個個心胸寬大。人可為財死,不可飯沒吃成就打翻鍋子。

第四位謙虛,擔心廚房人多太擠,容不下唯一有廚師執照的他,卑微地帶來三種酒,以便從下午喝到半夜,大有死貧道不如死道友的陰謀。

第五位最後登場,蒸他帶去的八寶飯當甜點。他問,蒸幾分熟呀?

第六位則提了大包沙其瑪、瓜子、花生,方便大家排隊進廚房的空檔能磨牙,同時也隱含何不一起飆高血糖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,孟子天下唯公理念。

這樣吃飯的時間拉得很長,如之前提到的儀式:蘊釀、發酵、佈陣,乃至於開動。沙其瑪算第一輪,小菜配酒第二輪,牛肉麵第三輪,吃得黃沙滾滾,人仰馬翻時,鼓其餘勇對付熱騰騰冒著蒸氣的八寶飯。

大夥吃飯,講究趙子雲百萬軍中救阿斗的搏命精神,下箸狠毒,舉杯就乾,既不浪費糧食,也不可吃虧。人多搶菜,盤內的尋常村姑自然勝過貂蟬。

回到怎麼人人參與式的吃飯,包餃子歷經百年考驗,仍是最圓滿方法,最有儀式感,A組切菜剁菜,切肉剁肉,加料拌餡。B組和麵、擀餃子皮。料理殘障者分進C組,侍候茶水飲料和餵零食以塞住AB組罵人的嘴。

餃子和披薩都可以隨意調整餡料(或topping),我吃過加進朝天椒的,辣得眼冒金星,氣管縮得比線更細。昂貴的可以整隻蝦、拌進干貝、切碎的鮑魚,平民版的可以加一切二切三切四切的小蝦米、拌虱目魚漿、弄點雞湯凍。餃子不分貴賤,不鳥米其林。

忙了一下午,餃子下鍋,頓時滿室餃子香味,誰說人間不可比天堂。

年輕時吃過一回盛大的聚餐,忘了十個人還是十二個人,人人豁出尊嚴包餃子,只見麵粉齊飛,口水亂竄──不太衛生──蝦子飛竄,最後完成近三百個,用日本拉麵燉骨頭的大鍋煮,大勺子舀出。有如昨天才發生,記憶深刻,臉孔大的勺子堆了如山丘的餃子從霧氣裡殺出,嘩啦啦再如春天瀑布落進桌面正中央的大盤子,白乎乎、肥嘟嘟的餃子跳躍於半空。

一勺接一勺,一鍋又一鍋,吃到餃子鞠躬盡瘁,大家意猶未盡,餃子皮有剩下呀,擀薄餃子皮,取出冰箱內陳年紅豆年糕,切成細條用餃子皮裹了下鍋油煎,裝盤時灑點糖粉,平凡的年糕從而灰姑娘般的華麗。

包餃子誠乃友情之本。

一個人吃飯,講享受;兩個吃飯,講浪漫;三個人吃飯,點的菜多,十多個人吃飯,單純歡樂。

Author

  • 現為自由作家。輔大日文系畢業,曾任時報周刊兼總編輯,筆觸與題材多變,除了自身創作之外,也與妻子前知名主播趙薇合著多本遊記。以豐富的經歷及大叔的犀利,笑看人生百態。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SEARCH
ABOUT

The Taiwan-based bi-monthly men’s lifestyle magazine featuring high-quality taste.

TOPI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