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知田/我們在一段感情都會變得越來越像對方,其實你就是愛著這個狀態下的自己。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
從《五月一號》、《軍中樂園》誤打誤撞出道至今,予人知性偶像氣息的石知田經常透過寫作、畫畫抒發所思所想,易感與細膩觀察力是他的靈感泉源,日前斜槓推出首部散文集《石光乍現》,23篇私密自剖讓人看見除了戲劇作品之外,他內心柔軟卻又堅不可摧的力量。

意外得知射手座的他其實是無私奉獻的「提倡者」(INFJ),只佔全球人口不到1%,其中一個特質就是會為了自己的信念努力奮鬥,正如他在演員之路的深耕與蛻變,就像自由漂浮的冰山有90%體積沉在海平面下,石知田的世界也充滿著無限延展的可能性。

Q:身為演員總是必須不斷成為另一個人,若要用三個詞來形容你自己,會想要怎麼訴說?

我覺得我有點自卑,有段時間一直在找自己的特別之處,現在過了這關,反而覺得自卑可以隨時平衡你的自滿。然後,我覺得自己是液態的,好奇心驅使我去滿足所有我想接觸的東西,自由自在地流動到我想去的地方。最後,我是充滿感激的!有時候生活上會碰到很悲哀、憤怒的事情,如果一昧任負面情緒把自己吞噬掉,好像有點不值得,儘管還是不爽,但找到值得感謝的觀點後才能讓你繼續下去,專注在每一刻。

Q:曾說過成為演員後,即使到現在仍會不斷懷疑自己,而讓你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?

我的懷疑是會去思考什麼對石知田這個人是最好的?例如這部片拍了兩個月,如果這兩個月我跑去義大利學釀酒,或去日本學茶道,人生會不會有所不同?而動力就是來自於演戲的收穫會遠大於你自己做的選擇,是無與倫比的感受,我的人生因為它而不一樣,我就會繼續下去。就跟打牌一樣,你永遠不會拿到一手好牌,怎麼把牌打好才是關鍵。

Q:在電影《罪後真相》難得挑戰斯文敗類這類型角色,事前有做什麼樣的準備功課?

有跟導演聊,到底這個角色是怎樣的形象?也跟造型師共創角色設計,我們想讓他有某種吹毛求疵,決定選用無框眼鏡,讓我很有帶入感,演講戲也有稍微參考麥可法斯賓達詮釋賈伯斯的方式,一個好的演說者是什麼樣態,去找到自身的共鳴點,對我來講這個共鳴點就是某種思考感跟不耐煩。

Q:片中和陳昊森、張孝全有一場頗為緊繃的動作戲,請分享印象深刻的花絮。

印象很深刻的是,因為要製造出一種三邊拉扯的狀態,形成脆弱平衡,拍攝當下我們很信任對方,處於鬆的狀態,交出更多的自己,我覺得很迷人。好玩的是,昊森也是一個喜歡「來真的」的演員,動作戲他希望力道接近真實,我也喜歡這樣,反應才會是真的。

至於孝全哥就是~偶像嘛(羞),很喜歡跟他合作,我記得試戲時我們聊到一段好笑的,正式上戲時我差點笑出來,孝全哥就跟我說要忘掉、要忘掉,有種大家心連心的感覺。

Q:演完這部片有什麼樣的收穫呢,希望觀眾看到你的哪一面向?說說未來想挑戰的戲路?

看劇本就很喜歡,就算這個角色只有幾場,我還是想要演,第一是這個角色本身滿迷人,他有很大的可能性,再來是這個故事是我很愛的,它探討的東西是我相信的,到底真相是什麼?

很多人會把我看成是一個乾乾淨淨、聰明的男孩,但我會希望這份乾淨和看起來聰明可以出現在一個相較污穢的地方,講得直白點,其實我可以很容易變成斯文敗類,不知道為什麼,大家會把我想像有點偶像感、暖男,但我覺得跟我好遙遠,其實我有很多悲觀、負面的想法,這些東西是值得挖掘的,我也很願意展現,將它們放到角色裡面,例如會想挑戰被排擠的邊緣人,也可以是迷戀自己的偶像,或是被雷打中變成人類的保險套、穿梭時空的殺手,就是要找到有趣的切入點。

Q:曾在訪問時引述書裡的話:「不愛自己就無法愛別人。但是唯有愛對方比愛自己多,人才能夠真正愛自己。」你認為愛情對你來說是什麼?

這段話來自白石一文的《一瞬之光》,是拍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》在做角色功課讀的書。我覺得愛情本身就是一種自戀的轉化方式,我們在一段感情中都會變得越來越像對方,其實你就是愛著這個狀態下的自己,有點像是哈利波特的意若思鏡,你可以在鏡中映照出你想要的。

Q:愛情裡遇到什麼特質的人會讓你覺得自在舒服?

最重要就是必須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吧!就算跟我完全不一樣也無所謂,兩個人都在思考才能碰撞,好比你說A我說B,但我們找到了C,C是我們從來沒想過的,這件事不就很棒!可是如果我說A你就A,我說B你就B,那我跟自己在一起就好了,我的人生沒有因為你而有所不同。其他的就比較瑣碎,例如可以容許我睡覺會打呼啦,喜歡吃日料、火鍋啊,我覺得咖哩飯跟炒烏龍是很幸福的料理,偶爾都要吃一次。

Q:進入演藝圈近8年,邁入而立之年,待人處事心境上是否有什麼不同?關於未來有什麼想像?

更懂得透過讓自己快樂的選擇,讓周遭的人也覺得快樂,這是我學會的,之前太容易糾結了,現在就找到一個阿達力吧,那個最好的位置!生命這麼無常,我不會去想太久以後的事,當然還是會有短期的計劃,例如試著寫一些概念性的短篇小說。若要幫自己訂個目標的話,希望有一天能不為錢而奔波吧!好比此時此刻突然想去英國待一個月,可以不去在乎這一個月的開銷,活得隨心所欲,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棒的狀態!

採訪撰文/Monti Cheng
攝影/Ajerry
髮型/Edmund Lin(ZOOM Hairstyling)
化妝/Bella
影音執行/Nora Liu、Bennie Chung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SEARCH
ABOUT

The Taiwan-based bi-monthly men’s lifestyle magazine featuring high-quality taste.

TOPI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