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演程紀皓/人走進高山的互動,那樣的溫度才是我想追求的。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
撰文/Wayne Wu

程紀皓,導演與影像工作者。他執導的《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》第一季節目,以四位年輕世代登山者為主角,挖掘他們為什麼走入高山,和高山之間又有甚麼故事,開創台灣高山紀錄片的嶄新形式,播出兩個月來在社群平台上創下接近百萬的總點閱數,掀起新一波的台灣登山話題和熱潮。

「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,從小提起『爬山』,就是到內湖附近的山和陽明山走走,頂多上擎天崗,我一直以為這就是爬山。」2016年以前的程紀皓關於戶外的所有活動範圍,就是圍繞著眼前所見的市區周邊郊山活動;2016年,因為策展人朋友的居中牽線,程紀皓接下Samsung《UP TO 3742》紀錄片專案,帶著即將上市的新款手機爬山,沿途拍攝記錄台灣高山的景致,「花了12天走完北一段(包含審馬陣山、南湖北山、南湖東峰、馬比杉山、中央尖山等8座百岳,沿途包含峭壁、斷崖、草原、圈谷和瀑布等地形景觀),當時什麼都不懂,所以也不知道害怕,但那時候我才知道『原來這就是山』,什麼是『爬山』。」人生第一次登山,就是台灣登山界非常具代表性與難度的北一段,還一口氣連爬了8座走完全程,程紀皓說下了山才開始回想究竟怎麼回事,同時心裡也有了「這輩子想再一次爬上高山拍片」的念頭,「我想跟那些因為某些因素無法登山的朋友,分享台灣最美的樣子。」

為什麼要爬山

程紀皓的願望很快就實現了。2018年底,近幾年著迷台灣百岳文化的詹偉雄找上程紀皓,提出和公共電視合作台灣高山紀錄片的計畫,身為新世代影像工作者的程紀皓,開始思考如何拍出屬於自己觀點的高山紀錄片。

提起台灣高山紀錄片,多數人都會想起麥覺明導演以《MIT台灣誌》帶起的紀實風格,偏重以高山環境為主體,人作為客觀紀錄者角色的路線,忠實呈現高山地景千百年來發生的一切。「每個人的詮釋角度不同,紀錄片最讓我著迷的在於透過記錄各式各樣的人,發掘不同的故事。」程紀皓依然記得第一次登上台灣百岳時如開竅般的心情,他好奇那麼其他人呢?其他人為什麼想爬山?他們走在山上時,內心又有什麼感受或狀態?這一個個質問,最後歸納出節目的結構和拍攝手法。

程紀皓從擔任節目製作人的詹偉雄說過的話出發,「詹大哥觀察到一個現象――台灣新世代和過去最大的不同,在於他們很樂於走入高山,沒有前幾個世代對於高山的恐懼。」他找到四位相對年輕世代的登山者作為第一季的四集主角:詹喬愉、張元植、郭熊和王皓瑜(普魯圖),陪他們各自回到自己挑選、帶有啟蒙意義的四座高山:奇萊北峰、聖稜線、八通關古道以及南湖大山,「相較於城市,回到最熟悉的那座高山裡,他們才會卸下防備。」選擇這一座山而非另一座山,一定有原因和藏在原因背後的故事,程紀皓說這正是他想挖掘的核心,「沿途沒有距離的直接相處,彼此信任感一天一天增加,我才能讓他們說出內心最真實的故事。」他說《群山之島》呈現的不是高山的主體,而是人走在高山裡流動的互動狀態,那讓高山有了溫度,這才是他想追求的高山紀錄片形式。

探險而不是冒險

《群山之島》拍攝期約長半年,每一趟實際上山得花上至少十天,攝製團隊成員不少人是第一次真正爬上百岳,而結案期限的壓力和無法預知的天候交雜在一起,程紀皓回想起來,直說那是很高壓的狀態。拍攝第二集〈冒險是殺小?!〉時,劇組在雪山聖稜線碰上突如其來的大雪,主角張元植判斷無法順利通過斷崖,「連續嘗試兩次都碰上大雪,走在迎風面的山徑,冰雹不斷打在臉上,到底該不該持續拍攝,又或如何立即調整行程、原定的主題怎麼辦等問題都很棘手,當時我的壓力好大啊!」當然也有讓程紀皓感動的時候,「透過網路認識喬榆時,很疑惑為什麼她對高山有強烈的情感,跟著她回到奇萊北峰時,我才知道因為成長期的一些家庭因素,山對他有非常獨特的意義和力量,每一趟對她來說都不只是形式上的爬山,高山能和人產生這麼巨大的情感連結,讓我大受震撼。」

第一季引起的迴響太過強大,程紀皓透露目前正著手第二季前置作業,結構依然會圍繞人與高山之間的情感,但屆時他希望更凸顯出主角在高山和非高山環境裡的不同,讓大眾看到高山影響一個人的可能性會有多大。身為導演,程紀皓不斷探問高山對於四位主角的意義,那麼回到他身上,因為《群山之島》而真正探索台灣高山,他又得到了什麼啟發?「我始終生活在市區,看到的世界就是眼前的都市,但台灣這個島,大部分的空間都是山,如果我終於發現原來台灣的地景是這個樣子,那我是不是也應該換一個角度看待很多事情?」依循這個邏輯,程紀皓說他忽然意識到以往自己以為看見的就是全部,但現在知道眼前所見常只有事物的全貌的30%,背後的70%是你不知道的,「現在我會因為這70%去探索更多事情。」

聖稜劇組

也許是教育制度的關係,程紀皓指出早前幾代的台灣人對於高山充滿恐懼,總覺得爬山是一種冒險,「他門口中的冒險其實帶有一點送死的意思」,他坦言自己過往也這麼想,但拍了第一季後覺得冒險比較像是一趟旅程,「像元植提起冒險,是指理解風險在哪裡的前提下啟程登山,預習面對危險發生時如何度過的解決方案,而不是在無知的情況下出發,這是有落差的。他們其實比較喜歡用『探險』這兩個字,就是風險管理的概念。」跟著四位主角在高山上熱血了大半年,程紀皓還有個願望,「希望大家看完看完《群山之島》後,知道台灣有這些人,有這些地方,做好準備,就去走走看看還沒踏足過的土地吧。

圖片提供:公視

【更多精彩內容,請見stylemaster第66期】

購買方式:實體通路誠品、金石堂、網路博客來皆可購買。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SEARCH
ABOUT

The Taiwan-based bi-monthly men’s lifestyle magazine featuring high-quality taste.

TOPI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