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測試報告:千呼萬喚始登台的Apple Macbook Air M2到底有多強?午夜色到底有多會沾指紋?(誤)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
從這台新世代的筆電在發表會上亮相後,對於外型的討論就沒有停過;除了加入14/16吋Macbook Pro的設計行列外,包括螢幕上的瀏海(大家到底有多討厭這個設計?)、好久沒出現在Macbook上的深色選擇(午夜色)都讓人期待這款搭配了全新M2處理器的筆電實際上手的感受到底會是如何。

這次我們分配到的是一台星光色、8核心CPU、10核心GPU、8GB RAM/512GB SSD的配置;在拿到測試機,撕開Apple精緻的包裝設計後,星光色的質感出乎意料的讓人驚艷-特別是當我看到同事自費購入的同款午夜色M2 Air之後-不是午夜色不好看,同樣相當有質感,深色的鍵盤底面搭配上黑色鍵盤更有一致性,但若是你對指紋這檔事有點強迫症,那衷心的建議您,可以排除午夜色這個選項。測試期兩週結束後我再次跟同事借了他的午夜色來做比對,他只淡淡的對我說,「我放棄擦指紋了。」

回過頭來說說這個外型設計,好壞各有支持者,但對我這個辦公室還在用12年末代non-Retina 15吋Macbook Pro的老果粉來說,這個設計根本是經典回歸,完全大愛!很多人視覺上覺得厚度好像增加不少,但實際上不只厚度更薄了,比起前代的M1 Macbook Air體積甚至還減少20%,想不到吧。重量上也稍微降低至1.24公斤,手感紮實不過也沒有負擔感。至於Magsafe回歸也相當令人振奮,Apple is coming home!另外的Type-C接孔同樣能夠作為充電用途,如果出門想要少帶一條線也是可以的。

再來就是「萬惡」的瀏海,14/16吋Macbook Pro被抱怨過一次了,這次的反彈好像有少一點,我自己使用上完全不覺得有影響,畢竟那條狀態列算是多送的;螢幕邊框更窄讓可視面積增加為13.6吋,攝影鏡頭終於從萬年720P進化到1080P。另一大改變則是從M1的雙揚聲器進化到這次的四揚聲器,還支援空間音訊(當然得在特定器材與條件下才能開啟),一般模式下實際聽感倒是沒有驚人突破,畢竟跟16吋Macbook Pro比起來都有好一段差距。

處理器方面M2比起M1的進化官方數據是CPU快18%、GPU快35%,神經網路引擎快40%,我總結一下使用上的心得大致上是兩個字,「無感」。不是負面意義,而是不論是M1或M2,對於編輯這種大多停留在文書處理,偶爾看看影音(不論是工作或休閒)的需求來說都遠遠的效能過溢,用起來都是快、流暢這種爽感。而網路上一開始戰的256GB SSD傳輸速度變慢的部分,因為測試機給了512GB所以無法實際體驗,但看了網路上許多仍舊選擇256GB的使用者評論後,似乎可以歸納出一個結論,的確變慢,但只要不是常大量傳輸大型檔案的人同樣感覺不到變慢,日常使用上幾乎不受影響。

官方續航來到15小時無線上網,體積最接近的14吋Macbook Pro則只有11小時,這裡就是效能與便攜度和續航力的取捨;10核GPU的款式標配就是35W雙Type-C充電頭或67W快充頭能做選擇,但因為電池容量也不是超大,我會選擇35W多一個Type-C充電孔更方便,不過寬度較寬,有可能會影響到隔壁插座這點要多注意。

大家都說Apple很會切定價,總是讓你覺得多加點錢又能往上一個級距,加到最後不知不覺就攻頂了;但我自己的想法是,應該回歸到你的使用需求以及口袋深度來做抉擇;如果你預算充足那當然直接攻頂免得往後東想西想,甚至再往上看到14/16吋Macbook Pro都沒問題,前提是你對於移動需求不高,或是這樣的重量對你並不會帶來太多困擾。我自己買16吋Macbook Pro的想法就是移動需求對我來說不是重點、效能更是超級過溢,但每天都得盯著螢幕,更大螢幕使用上舒適度更高,所以牙一咬直上16吋。回到這台Macbook Air M2版本,對於一般日常文書、影音、上網這些需求絕對入門款就綽綽有餘,想嘗試入門剪片或是音樂編輯也不需擔心跑不動,對於常要帶著電腦到處跑,強調輕薄與移動需求的使用者而言,Macbook Air M2版本絕對推薦!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SEARCH
ABOUT

The Taiwan-based bi-monthly men’s lifestyle magazine featuring high-quality taste.

TOPI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