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的光陰,會怎麼打磨一個人的模樣?他會因為體驗到成功,變得更光鮮而入世,或是因為經歷現實的考驗,而對生活中無可避免的粗糙,內心有更多醒悟?
對於今年邁入三十歲的周興哲來說,或許兩者皆有。時間在他身上太早施加了魔法,他從天生自帶老靈魂的年輕男孩,一路唱著周氏純愛 Emo 情歌,陪歌迷走過愛情裡的百種滋味,到現在自己也即將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,回顧這暴風式成長的歷程,讓人很難不輕易把他歸到人生勝利組那邊去。
人們心中的情歌王子周興哲,去年底推出了第六張創作專輯《Almost 幾乎是愛情》,在寒冬裡為歌迷送來驚喜的暖流,不只迅速登上 YouTube 音樂類發燒影片冠軍蟬聯四天,還成為年度無限循環情歌聖曲。
只要周興哲一出手,可說沒有到不了人心底的情歌。他沒用利刃,也不走血淋淋揭穿路線,而是悠悠帶著你走進一片充滿三月朦朧晨光的世界裡,輕聲告訴你──「〈你,好不好〉,當我的〈摯友〉吧!(雖然有時可能是〈以後別做朋友〉)還記得〈小時候的我們〉嗎?也許〈你不屬於我〉,但我永遠記得那些〈愛情教會我們的事〉,〈This is Love〉。」
關於愛的見解
周興哲花了很多創作能量在討論「愛」,他那愛的元宇宙,十年來始終保持難得的純粹,儘管外頭世界再刀光劍影,只要聽見周興哲的情歌伴隨偶像劇或電影的畫面一起傾瀉而出,那些關於愛的美好或遺憾,終究會匯集成巨大的暖流將人包圍,讓人像是永遠待在十八歲的青春時光,不必面對成長帶來的劇痛。
那是周興哲作為歌手給自己的使命感。他剛結束為期的兩年《Odyssey旅程》世界巡迴演唱會共四十七場,每個月平均有二到三場演出,地點遍佈星馬、中國、印尼、港澳、美加澳。而在澳洲墨爾本演出時,周興哲還抽出一天外出拍了十一支新專輯的短MV,可謂馬不停蹄到極致,2025年巡迴演唱仍然繼續。
如果說,《奧德賽》(亦即Odyssey的中譯名,為古希臘史詩)這本書講的是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打完十年特洛伊戰爭後,又飄泊了十年旅程才回到故鄉與妻小團圓的故事,那麼周興哲在這過去十年內也經歷了同等級的光榮漂流。
「我在十九歲那年給自己的使命和心裡想做的事一直都沒有變,只是我這十年來,每天一步步去實踐這個目標──我就是希望可以在台上唱歌表演,這麼簡單而已。」他笑說:「幸好我一直堅持這個 Emo 療傷系的純愛路線,不然沒有現在這個周興哲了。」「保持初衷」是周興哲的核心理念。他小學時到美國讀書,因為喜歡唱歌,十八歲回台灣推出了〈以後別做朋友〉,搭著電視劇《16個夏天》片尾曲風潮從此一炮而紅,也走上歌手之路。
「那時想當歌手,身邊很多親戚都會問:『你確定嗎?這行業不好走喔。』從他們角度來看,其實也沒錯,因為會擔心啊。所以他們希望我去讀大學,走比較正常的生涯規劃。」對照今日的成功,昔日遭遇的阻力倒像是一場輕喜劇,一個十八歲遭遇的小小亂流。所以他在最新專輯裡寫了〈Dreamers〉這首歌:
沒有錯 人都可能會有錯 也不是每關都能輕易隨手過
我都能懂 當我現在回了首 那都是笑和痛 你和夢在陪著我
I know dream’s hard but life is harder
不同人的命 哪會有同樣的劇本來參照著……
一路上雖然累 全身背著傷 聞到飄來的香 就在那一端
我看向了遠方 還有萬重山
But I don’t wanna wait till my days are gone……
大家看不到的時候
「我想說的是,你要當Dreamer還是Hater?人有夢想很重要,但我們常常會因為此刻的夢想看起來太遙遠,而讓它輕易地被身邊的人打掉。我想說的是,Just go dream,然後try it out。如果你的夢想夠堅強,就要堅持下去,不要讓身邊的聲音擊碎它。」周興哲說自己出道十年,最常聽到人家說的一句話是:「周興哲一直都很幸運。」提起這件事時他臉上閃過一絲不服與倔強,像是當年那決定從美國返台的十九歲男孩,從未被馴化。
「他們說:『因為他一開始出來,就中了一首歌。』但我寫了〈Aim and Shoot〉就是想表達,你靠幸運可以持續十年嗎?背後有很多付出跟努力,是別人看不到的。就像籃球員上場比賽,後面的體能與抗壓訓練,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樣子,是大家看不到的。」
Same place same me / Just different stage
(同樣的我在同樣位置,只是換了舞台)
I thank myself for keeping the pace
(我感謝自己依然保持腳步)
People say I’m lucky / I wish I’m really lucky
(大家說我很幸運,但願真是如此)
It’s the mindset and no sleep / That nobody sees
(大家沒看到的是我的意志與不懈)
No shortcuts and cheap codes / That you get to leap
(想要躍進,不能靠走捷徑或便宜行事)
It’s learning through failure / And hope that you reap
(只能從錯誤中學習,希望自己有所收穫)
對周興哲來說,十年成長不是沒有劇痛。「其實我去年想退休,想了十次。」為什麼呢,此話認真?「我也不知道。」「我想要設定所謂成功的『標準』,我的成功該用什麼定義,又要長成什麼樣?」周興哲想了想說:「不然一味追求成功,是永遠追不完的。究竟什麼樣才是enough?」
「重點在於,每天這樣壓抑的工作心態,我要怎麼習慣它?如果你適應不了,你就會break,一旦break,你就完了。所以難的地方在於,要怎麼習慣這份工作,卻不要落入那個高傲的人設,這是我一直在找尋的平衡。」
周興哲說,十九歲那時覺得自己擁有老靈魂,其實只是一種自以為。因為看了很多老電影,蒐集了很多故事,因而覺得喜歡這樣的生活,就給自己貼了這樣一個嚮往的標籤。「十九歲的我很喜歡打扮,穿西裝、打領帶,一副裝大人的樣子。但是直到現在快要三十,我才真正貼近我以前想像的樣子。」
他也分享,現在只要去到義大利或法國等擁有悠久時尚歷史的歐洲古國,就覺得靈魂找到了歸屬。「我發現,原來我過去一直喜歡盛裝打扮出門,但穿這樣走在台灣街頭有點怪,到了義大利街頭就很自然──原來我不是在裝逼,在歐洲我就能很自在活著,即使聽到教堂鐘聲就像回到家。」他聊到最近對自己的新發現。
在十年內,周興哲體驗了高強度的快轉人生,他這才發現真正的老靈魂得扛起不可承受之重,原來是這麼回事。「我經歷過的,或是要去突破的東西,讓我成長很多。」而成為人父的角色,卻也讓他從此改變了看世界的角度。因為對他來說,現在理想中的「成功」和以前已經不一樣了。「十九歲的夢想是有天可以站上小巨蛋,現在夢想已經達到,甚至超越了,現在是希望可以持續做出好作品。」
這個「作品」除了創作歌曲,現在還包含好好陪家人、好好生活、好好找回Me Time。
Me Time 原來真的很重要
「其實我的老婆,是我最好的朋友。」周興哲很篤定地說:「我很喜歡花時間跟她相處,所以當我聽到其他有家庭的人說Me Time很重要時,本來還很懷疑。但現在我懂了,Me Time是好事。」
畢竟當你站在舞台上,面對萬人粉絲;當你對著鏡頭和記者,侃侃分享創作心聲;當你睡過一個又一個異國城市的旅館房間……這些都是不斷的追逐與被追逐,裡頭不存在Me。
現在的周興哲學會設法在繁忙行程中,趁隙重新找回Me Time的節奏。他打高爾夫球(果真是老靈魂!),希望一星期可以下場兩次,四個小時完全不用手機,讓自己好好專注在一件事上,對他來說就是紓壓的方式。
當然還有玩車,他喜歡開跑車到山上去走走,路線當然也是老派的九彎十八拐北宜公路,或是九份、金瓜石周邊的山路,蜿蜒在綠色的丘陵之間,讓他開上兩、三小時也不膩。「我都會因為忙著看山景,而忘記自己在哪。」而在車上他不聽音樂,因為「車上的引擎聲,就是我的白噪音。」他喜歡開手排車,享受親自換檔的快感。如果身為暢銷歌手有太多不能掌控的事,至少偷上幾小時開車在山裡馳騁,就是最珍貴的 Me Time。
當然以這個 Me 為圓心,也長出了許多同心圓,圓裡包含太太和小孩。他很誠實地說,因為女兒在太太肚子裡待了十個月,加上剛出生時還長得「不太像人類」(合理推斷這樣的形容,應該是英文翻譯過來的關係),一直到她六、七個月大以後,周興哲才驚覺:「天哪,我是個爸爸!」。
這樣的覺醒,也伴隨著他開始發現「家有幼兒,就不可能保持乾乾淨淨、井井有條」那一刻開始。「因為玩具 Everywhere 啊。」他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線。原來這個平常對歌迷唱著 Emo 療傷系歌曲的男子,面對女兒還是得舉白旗繳械投降。他形容女兒「聰明又有個性」,稍微教她玩一下玩具,她很快就能上手,眼手協調能力很強。「重點是,她對於自己要或不要的東西,態度很明確,這點很有個性,也是我被她個性吸引的地方。」「那是世界上最純粹的靈魂。」周興哲說,看著女兒搖搖晃晃走來,總會伸手抱起她,內心無限滿足。
或許女兒提醒了周興哲,保持純粹初衷是多麼重要的事,也讓他知道,原來這世上除了千千萬萬的歌迷,家裡永遠都有珍愛的人願意無條件等他在世界各地奔波回來後下錨,過回去平凡安定的生活。
或許就在這樣幸福微小的時刻,周興哲總忍不住想,不如退休了吧。
演員與歌手之間
幸好一切都只是想想而已。因為他去年與邵雨葳、袁澧林拍攝《來!金來號!》(改編自韓國網路漫畫《梨泰院Class》)即將在今年夏天上映。他在劇中飾演外剛內暖的周路勇,和朋友一起守護著爸爸開的餐廳金來號,並等待著復仇的機會。
說到演戲,過去就曾以首部電影作品《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》入圍金馬最佳新進演員的他並非新手,聊到之所以願意加入《來!金來號!》演出,是因為劇本太吸引他,且男主角的角色形塑面向非常多元。「他本身很帥,個性又可靠,我要一路從他高中演到長大,還有復仇的設定,過去我從沒看過這樣的故事。」周興哲說:「他跟現實的我,很不一樣。」
這部作品是大慕影藝(過去曾推出過《做工的人》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等叫好叫座的作品)與南韓Kakao Webtoon和華納兄弟探索集團三方合作的原創作品。「這是 serious stuff.」他說:「我一直喜歡突破自己,而拍這部戲我每天都有這樣的感覺,所以非常期待,與整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很好玩的。」
為了演出周路勇這個廚師角色,他不只剃了頭髮,還接受兩個月的廚藝訓練,從切菜到翻鍋都練就了。但說到與其他演員的火花,周興哲笑說一開始和大前輩王識賢對戲,的確感到緊張窘迫,但隨著時間過去,大家也自然而然成為好夥伴,再也沒有尷尬的感覺。
這幾個月拍戲的歷練,讓周興哲從歌手人設暫時跳脫出來,過一下別人的生活,他也坦承後來在拍戲後段必須重回巡演舞台時,因為入戲太深而一下子適應不來。「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,我從原本的一個角色,又被丟回台上唱歌給一萬個人聽,下了台又要回去接回某一場戲的情緒,壓力實在爆棚。」
那麼,不管是當歌手或演員,現在的他已經知道,身為一個喜歡 Aim and Shoot 的 Dreamer,在下一個十年、二十年,他知道不管經歷多少風暴,自己永遠可以回到與家人之間的愛所連結出來的安全網,什麼都不做,什麼保護色都沒有,專心享受這個Me Time,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