採訪撰文/Boba 攝影/Ajerry 影音/Ray 、Wang Chun Wei
劉燕純、劉子超和林宏諭創立的UUIN並不是典型的時裝品牌,三人組以「友善動物」、「友善環境」、「友善消費者」為品牌核心,在時裝設計與製作過程中降低無謂工序、不任意過量生產,倡議「被認真對待的服裝」和「惜物」的概念,並帶著自然隨興的格調。用三位設計師的話來說,UUIN是一份「禮物」——帶來美和驚喜,就像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微笑。
採訪時,劉燕純、劉子超和林宏諭不約而同笑著說原本沒想過要成立品牌,但一場2015年的服裝秀,讓來自不同背景的他們,在時尚和美學的理想中找到共鳴。這三位不同個性、不同專長,包括年紀與資歷都有差距的設計師,將自己名字的羅馬拼音縮寫合併成為品牌「UUIN」。他們依據個人專長分工品牌事務:劉子超專注設計,劉燕純把關製作流程,而林宏諭則負責品牌的行銷推廣。
這樣的分工讓三個人得以將各自優勢發揮到極致,同時也使品牌逐漸成長為一個完整的生命體。這種共識在溝通中也得以體現,儘管偶爾會有摩擦,但劉燕純說:「三個人中,只要有兩個人意見一致就行。」這是一個建立在信任之上的運作模式,卻也讓UUIN始終保持三人創辦時的那份溫度與初衷。
在服裝中找到自己
UUIN的品牌風格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,強調舒適自在,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在服裝中找到自己,而不是被衣物束縛。劉子超進一步解釋,「我們不雕塑女性的身體,但我們會雕塑衣服。」這句話道出了UUIN的設計理念——讓衣服輕輕擁抱每個人的生活,而不是讓人去迎合衣服的形狀。不追隨時尚潮流,卻透露著生活之美,輪廓簡約而寬鬆,使穿著者無需為身材所擔憂,所以每一位穿上UUIN的女性都能感受到自在與舒適,尤其適合亞熱帶的台灣氣候環境穿著。在UUIN的創作概念中,時尚不應該是對身體的束縛,而是對生活的一種友善,「我們的創作希望對女性身體是友善的方向」,林宏諭說他們不會強調女性的身材曲線,而是讓衣服去承載美感。
這種關於舒適的美學不僅是從設計出身的思考,更是三人團隊融入自身對於環境與資源的觀點。在他們眼中,生態永續是打造美好生活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不僅僅是口號,更應該真實體現在日常起居之中。「永續的核心在於每一個人都擁有一種醒悟的概念」,林宏諭說為此UUIN選擇取材不完美的布料再利用,給予這些稍有瑕疵的材料第二次生命。「雖然有一點小小的線頭或者瑕疵,但其實它們還是好的材質,我們會重新處理,讓它展現出原本的美」。
即使這樣的方式費時耗工,但這就是UUIN的初心,讓每件衣服都能真正被珍視、被穿戴,而不是成為快速丟棄的垃圾。「我們希望能創造出『讓人捨不得丟掉』的服裝」,劉燕純說這不僅是設計的價值,也是對於所處生活環境的責任,能夠「惜物」正是一種永續的表現。永續對三位設計師而言,不僅僅是環保,更是服裝設計過程之中對於工藝、對人和對社會等三個面向的追求,「我們要的不只是裁縫工人,而是職人。」在三位創辦人眼中,UUIN的服裝並非冷冰冰的工業產物,而是一件件注入了職人工藝的作品,「職人對自己的作品有自信,盡力讓結構比例都趨近完美,才會產生特有的美學。」「我們不希望服裝只是流水線上的產物,它應該是承載美感的。」林宏諭說因此他們在內部盡可能地培養打版師、車縫師,並稱呼他們為「版型設計師」、「樣品製作師」,讓每位製作者都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美感,讓服裝成為帶有創作者溫度的創作。這種對人與細節的重視,讓UUIN的服裝不僅僅是一件衣物,而是一個有著靈魂的作品。
在地文化的取材
UUIN從不侷限設計題材,他們時常以台灣本土文化為靈感,過去就曾透過與台灣文學館、齊柏林紀念館等機構合作,將在地故事帶入服裝設計之中,「我們不再只是模仿歐洲或美洲的風格,而是從台灣本土出發。」劉子超說透過時裝設計讓更多人看到台灣的文化底蘊,是三位創辦人的自我期許。「藉由服裝就能用一種比較輕鬆且日常的方式,讓人了解自己土地上曾發生過的事物,它就不再只是一件衣服而已。」這種與本土元素連結的設計方式,讓UUIN的服裝更具故事性與紀念意義,也使其成為一種穿在身上的文化體驗。例如2025春夏系列,便以基隆雨都為創作靈感,三人爬梳了十八世紀的台灣古地圖,並結合面料處理,使其轉化成表現台灣歷史軌跡的載體。
面對未來,除了繼續創作同時拓展新的銷售據點之外,三位創辦人不希望這只是一個時裝品牌,更期待成為一個不受年齡與時間影響的時尚象徵。劉燕純說他們的目標是讓這個品牌永續下去,「無論我們是否還在這個公司,這個品牌都會繼續存在」。
三人組也規劃成立「職人工坊」,期待服裝的設計理念和打版、裁製技藝都能持續傳承給每一個世代,讓台灣的服裝產業獲得重視。他們希望透過UUIN實現的不僅只是衣物的設計與銷售,更是一種關於服裝的想像,一種生活方式,以及藉由服裝穿著展現對於在地文化與美學的敬意,這是對自我理念的堅持,更是對台灣時尚產業的一份深刻承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