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在著作《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》中這樣形容艾雷島的泥煤威士忌,「第一口,這到底是什麼?第二口,有點怪,但不壞。第 三口,已經成了艾雷島威士忌迷」。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威士忌也是如此,多島嶼構成的英國蘇格蘭,因為氣候、風土的不同,造就出威士忌千滋百 味的變化。除了台灣人最愛的果香與奶油風味之外,更有煙燻、鹹味、泥煤或是胡椒、菸草等強烈個性的酒款。這回,我們為各位複習威士忌的風味譜,以及其構成的秘密。
你有沒有喝過威士忌時,聞到一股淡淡的肥皂味呢?這個看似奇特的風味,其實 在某些威士忌中是存在的,而且還被許多愛好者所欣賞。過去,肥皂味因為會掩蓋威士忌其他風味,影響口感,常常被認為是一種缺陷。然而,隨著人們對威士忌不斷深入研究,或說心態更為開放,因此肥皂味逐漸被視為一種風味特徵。在威士忌釀造過程中,會產生一些酚類化合物,這些化合物不僅會帶來煙燻味,也會產生類似肥皂的氣味。艾雷島上Bowmore酒廠的威士忌,除了招牌泥煤味、海風鹹味之外,就以帶有獨特皂味著稱。
同樣過去被認為是缺點,如今卻成為獨一無二特色的還有「蠟」味威士忌。因為橡木桶內壁會產生被稱為橡木桶脂的蠟狀物質,在陳年的過程中逐漸為威士忌酒體吸收,從而帶出蠟質風味。但亦有可能是酒體發酵與蒸餾過程中的不純物,導致產生蠟味。不過,位於蘇格蘭威士忌高地北區產地的Clynelish酒廠,就因為產品帶有蠟感而獨步於業界。這是因為Clynelish採用了壺式蒸餾器、搭配圓柱冷凝器,加上流經礦區的水源來釀造,成就出這特殊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