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取台灣舞蹈光譜——2024樹林跳:跳島舞蹈節

分享在 facebook
分享在 twitter
分享在 linkedin
分享在 pinterest
撰文/Shu Yin 圖片/驫舞劇場、跳島舞蹈節

2018年首發於「新竹跳」的《跳島舞蹈節》,今年邁入第6年,是在樹林藝文中心舉辦的第5屆。樹林雖不是雙北蛋黃區,從台北市區最速達的工具是火車,每年在秋序霜降的10月底至11月初,吸引近千名包括舞蹈人、藝術家和觀眾聚在這裡,感受屬於台灣的「舞蹈光譜」。

初識《跳島舞蹈節》的2020年,是看到一張笑跳間歡愉滿盈的海報,跳躍者是舊友周書毅,他少有一張笑得燦爛的肖像——猜想他必定是身處於一個能讓他信任、放鬆與釋放的拍攝環境。

《跳島》首發於2018年「新竹跳」,由創建於2004年的驫舞劇場策展,與OISTAT(國際劇場組織)協辦,舞團兩位主理人(陳武康、蘇威嘉)和OISTAT執行長魏琬容,為核心策展。驫舞劇場在樹林藝文中心正式營運後與之締盟,舞蹈節北上更名「樹林跳」,從選名初衷,顯見策展方寄望舞蹈節能逐「地域」而棲、到哪皆可跳的願景。

台灣表演藝術領域節慶多是廣納戲劇、戲曲、舞蹈等不同類屬的大補帖,《跳島舞蹈節》是少數以「舞蹈」之名的策展,並以大量身體工作坊、6.5小時《身體我的名片》為特色。該節目後有「舞蹈馬拉松」之稱,每年約16位舞蹈人參與,每一位上台15分鐘,輪番登場。

一群台灣人跳舞的模樣
驫舞劇場兩位創辦人陳武康(右)、蘇威嘉,作為跳島舞蹈節策展人,他們從未上台,除了2023年《身體我的名片》為紀念離世的燈光設計摯友陳昭郡,演出她參與設計之《Two Men》。

攤開今年星光名單,計有三度受邀的古名伸、甫從北藝大舞蹈系退休的張曉雄、40歲後每5年舉辦「獨舞展」的吳義芳等前輩級舞蹈家。多元族群如原住民、緬甸新二代移民彭云緹、生於澳門的菲律賓裔Alberto Garcia等,還有Gen Z世代温其偉。每年名單的舞蹈人來自各方各路,不為年齡、性別、舞種藩籬所框限。

兩位策展人分享,名單是策展團隊的共識,譬如多元族群和不同舞種的涉獵、「傳說」級舞蹈前輩,或偶從他處聽聞的後起之秀等。蘇威嘉說:「每年的名單選不完,總有遺珠之憾,也有好奇和羨慕的狀態相互摻雜——想看誰登台,想與誰合作卻沒有機會;或聽聞誰可能想封腳不跳了?誰退休了?用《跳島》把這些人『挖』出來,重新介紹給大家。」

陳武康分享,每回表演藝術工作者聚在一起,談大環境,談國內外,在表演和學習過程中,總會在接觸新的肢體和運用時,反思何謂「台灣身體」?此探問在2018年「新竹跳」,16個藝術家於《身體我的名片》輪番出演,獲得新一番詮釋,「那時你便很清楚看見:『一群台灣人』跳舞的樣子。」

舞蹈節頭兩週由受邀舞人舉辦工作坊,從肢體課認識自己和舞蹈家,而後透過子題節目向上堆疊,如往年《五天日常編舞》、聚焦青少年的《換我編舞》、改裝小貨卡,由黃懷德巡跳樹林,主打舞蹈歡樂送的《來賓請掌聲鼓勵》,以及將演藝廳改裝成復古《金樹林大舞廳》等等,把編創揉雜在日常探索,平凡日子裡也能生舞步。

壓軸《身體我的名片》從舞蹈人的「個人」執行,化整為零,蘇威嘉提及:「你帶來的不是一個舞團,而是『你自己』。沒有舞者在身邊,故事都是從自身開始。」聽故事容易,難的是敘述者,「收到邀約的人最常有的反應,都會自我懷疑『我有什麼好講的?』但是對我來說,只要從自身出發,都很珍貴。」

台前鎂光燈經常聚焦編創者,那認真跳舞的人呢?「認真跳舞的人也值得分享。舞蹈有太多路子可以走了!」蘇威嘉說,「小時候,總覺得成為一個偉大芭蕾舞者才是一條路,長大後,不斷重新打開、推翻過去狹隘想法,只要喜歡舞蹈,任何一路,對舞蹈環境都有貢獻值。」《跳島》想傳遞給舞蹈從業者、學子以及所有嚮往舞蹈的人:當你看了《身體我的名片》,一次能看到16種模板、16種風格,宛如一次讀完16部濃縮小傳,因為每個人處理身體的方式都不同。

幕後也有星火
2024樹林跳:跳島舞蹈節以「舞緣來做伙」為主題,圖中為温其偉。今年除了招牌特色節目和工作坊,也首辦市集(跳島福利站—藝術市集),屆時將有舞蹈人串連在地商家。

邁入第6年,舞蹈節在喀碰裡尋找穩定中軸。陳武康分享迄今最大的獲得,是藉此認識許多人,如同驫舞劇場另一邁入第9年的策展節目《混沌身響Primal Chaos》(由陳武康和鋼琴家李世揚共同策劃,每屆媒合8位舞蹈人、8位/組音樂人,在不相識、不預排,演出當日4點相見,當晚即興演出),「有《混沌身響》的累積,進而促發《身體我的名片》16人的格局,再將演出與工作坊回扣:一件事推著一件事,而很有幫助的是:那些沒機會合作的對象,我們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與觀察。」藝術碰撞不僅止於幕前,幕後也有星火。

蘇威嘉提及作為創作者,要啟動一件事情,其實非常困難,窒礙原因除了資金,經常是「心念」層次——一股對自我的懷疑。

《跳島》以舞相聚,也拋磚引玉,點起漣漪,甚或產生一件作品的初胚,等待時間釀製。也有半轉行的舞蹈人,再站回幕前,譬如數年前轉至影像創作的駱思維,接連受邀在2023年《跳島》和2024年《混沌身響》演出,聽身邊多位曾被他圈粉的人都驚訝帶幾分安慰:原來他還是願意跳舞,封腳還不到時候。

如果有一個全城瘋的舞蹈節?

舞蹈節未來還想跳去哪兒?從新竹至樹林棲居,縱然有樹林藝文中心的支持和場館資源,但是要立基在驫舞劇場既有觀眾群和工作坊學員之上,拓展至樹林和新北市觀眾甚至更廣,並不容易。一來樹林藝文中心並非常態開放,而舞蹈/現代舞在表演藝術領域總予人抽象難懂、不易嚥食消化的印象。

蘇威嘉分享某年赴美演出,行經奧勒岡州阿什蘭市「莎士比亞戲劇節」參訪,節慶創於1935年,於4至11月舉辦,年逾700多場次,為該市重量級藝文活動,帶動各類經濟體。《跳島》起心動念亦如是,一年當中,有那麼一段讓大家記住的日子,加註在行事曆上,能吸引一大群愛舞人前來,主舞台端出漂亮菜色,還能透過衛星活動與平行展帶動氣氛。

若夢還能做得更滿,希冀有多元資金挹注,便有機會將觸角延伸至邀請外籍舞蹈人,或以此作媒合,連結在地學子,做一檔時程一年以上的漸進和累積型作品——發想根源、累積身體經驗,定期小型呈現,因為推廣不是煙花,而需播下種子、待時間發酵,縱然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到一件作品的生成,但能從種苗成長的路徑,培養未來世代願意以消費購票行為,支持表演藝術的潛在性。

2024樹林跳:跳島舞蹈節

時間:10月21日~11月3日

地點:樹林藝文中心、秀泰生活街區、樹林區學校

分享在 facebook
分享在 twitter
分享在 linkedin
分享在 pinterest
SEARCH
ABOUT

The Taiwan-based bi-monthly men’s lifestyle magazine featuring high-quality taste.

TOPI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