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許你覺得這個標題太過吹捧,但對我來說,15吋的Macbook Air的確滿足了我一切需求。我上一台筆電是13年買的末代非retina版本的15吋Macbook Pro,時至今日它依舊屹立在公司辦公桌上,完成我每天日常工作(包括你現在閱讀的這篇文章);家中電腦則在去年從16年購入的iMac 27吋換成了16吋Macbook Pro M1 Pro版本,當然還有外接32吋跟24吋兩個螢幕。
看到這裡你應該發現我的剛需就是大螢幕,不論是隨身攜帶或是定點使用,螢幕越大(或越多)就是越爽;畢竟身為一個文字工作者,每天就是不斷打開word檔閱讀、消化、重組,寫稿這樣的循環,所以為了大螢幕,我被迫得直上Pro系列,這些除了玩遊戲以外完全對我無用的效能(而且Mac支援的遊戲少得可憐)我還是得買單。從幾年前就有消息傳出Apple將會推出輕薄的15吋筆電,直到在今年WWDC上終於成真,也讓我引頸期盼能夠拿到手,看看究竟是不是美夢成真!
我原本想要將現在辦公室電腦用時光機完整複製到測試機上,沒想到這台是8G/256GB的入門版本,比起我自行改機的512G縮水一半,只得打消這個念頭;好吧,那就重新開始,也算是來點新氣象。首先外觀上與13吋M2版本的Macbook Air採用一致的設計語彙,輕薄俐落不在話下,即使螢幕較大,也將重量控制在1.5公斤左右,比起16吋Macbook Pro的2.15公斤絕對非常有感,過往除非不得已不然不想背筆電出門的我,現在十分樂意帶著Macbook Air出差;要說完全忘了它的存在那是過於矯情,但我的肩膀和手臂肌肉確實感到壓力減輕。另外得再次強調,如果你對於指紋油污沾上電腦無法容忍,請絕對不要選擇午夜藍,不然你的強迫症絕對會先搞瘋自己。
顯示器雖然比不上Macbook Pro的mini-LED面板,但日常工作的確沒有讓我感受太多差異,就算是拿來看電影追劇,也絕對不會太差;除非兩台放在一起直接對比,不然你絕對不會有落差感。要是你真是火眼金睛,請跟我一起在心中默唸一遍:它輕了650公克,嗯,結案。
號稱高達15小時無線網頁瀏覽以及18小時影片播放的電量,基本上除非玩遊戲,不然確實難以在一天時間裡直接榨乾電池,當日往返的出差我是不需要帶著充電器的;而且除了MagSafe也同樣能用Type-C充電,相當便利。但有一點真的讓我不吐不快,那就是MagSafe充電線的白色街頭與機身同色的編織線讓人看得尷尬,或許插上變壓器就合理許多,但如果能改成整條線同色,那就更有質感。得益於機身加大所以從13吋Macbook Air的四揚聲器提升到六揚聲器系統,包含了振動抑制低音喇叭,確實有感提昇,雖然還是輸給16吋Macbook Pro,這時請再跟我說一次那句咒語:它輕了650公克。
這段測試期間,應該是我工作以來最常帶著筆電出門工作,卻也同樣甘之如飴的一段時光,大螢幕不論工作或娛樂都讓人感到滿足,輕薄機身則是增加了順手將它放進包包的機率;當然我都知道這是主觀感受,一定有人嫌效能不好、螢幕不夠頂、沒風扇散熱效率不佳,然而對於一個文字工作者,這些都比不上一句:它輕了650公克來得讓人上心。從十年前我就盼望的夢幻機型,終於實現在我眼前;我想,如果是16G/512GB的規格,或許就能換掉辦公室的老蘋果,讓這台Macbook Air 15吋陪伴我再戰下個十年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