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烈/在台灣做電影,沒有一點「好傻好天真」,真的做不下去。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
文/張哲鳴

監製的職責,在於主導一部電影從無到有的漫長過程。首先找到好故事,決定編劇和導演人選,孵育它成為完善的劇本,接著規畫預算,尋求投資,選擇演員和主創團隊。開拍後管控進度及開銷,解決突發狀況;再來緊盯各個後製環節,同時展開後端銷售宣傳發行,最終讓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。

李烈,台灣影壇最知名的監製,億萬票房的《返校》、《總舖師》、《艋舺》、《健忘村》都是代表作。她說創造電影的所有環節裡,「劇本一定是花最多時間的,也是一部電影誕生的源頭」。

李烈的監製經驗中,大致有三種方式產出劇本:一是跟創作者先討論出故事雛型,再由其發展成劇本;二是創作者帶著已完成劇本尋求合作;三是改編IP。無論哪一種,李烈都會從兩個角度去思考故事:成本、符合現今市場。

圖片提供/台北電影節

第一種,李烈舉例合作多年的金馬導演陳玉勳。2013年《總舖師》即為陳玉勳準備好3個故事,向李烈及監製夥伴葉如芬、發行公司華納兄弟台灣分公司總經理石偉明簡報,眾人選出其一,陳玉勳再著手發展成劇本。第二種雖然已是完成的劇本,但必然再經過修改。李烈說從劇本可看出所需的場景、美術、造型和特效需求,從而預估該片成本,再憑專業經驗去檢視能否符合現在的市場趨勢。白話說,就是會不會賣?有個例外是若估量它可能不會賣,但將會是名留影史的佳作,也會落實執行。

三則是李烈覺得生產過程最難的「改編劇本」,如《返校》。她說:「會改編的作品,無論遊戲、小說或影視作品,一定夠紅才吸引你去改編,這也表示已經有很多人在關注它,改編結果不能偏離它原本的主軸,卻又要製造新的元素,否則觀眾為什麼要埋單改編的作品?」最初她因《返校》遊戲引起的轟動而關注,後來,她常合作的牽猴子行銷總監王師,因認識遊戲團隊,恰好問起李烈有無興趣,於是牽線雙方對話,進而達成改編共識。開案過程,李烈同時尋找導演人選。導演徐漢強在此前並無長片經驗,但李烈關注過他多部短片作品,看重他高潛力,尤其展現很強的特效技巧,很適合執導《返校》。

《返校》劇本費時逾一年,憑此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的徐漢強說:「每天、每場、每個字,都是地獄。」而在那地獄裡嚴格執行品管的,就是監製李烈。李烈說,從邏輯性細節、到所要談論的核心和價值觀有沒有明確呈現?乃至怎麼說故事才吸引人?她每看一次新版本都反覆檢視,不斷向編劇提出修改建議,一改再改。

圖片/李烈提供

直到劇本完成,真正的前置作業才剛要開始,監製得協助導演集結攝影、美術主管組成主創團隊,並協助挑選演員、勘查場景與造型。李烈透露,各路英雄名單「一直存在腦海裡,身為監製平常必須看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,注意不同環節的人才,持續更新名單。當需要建立團隊,得靠經驗去思考誰適合這案子,可不可以幫導演加分?」例如《返校》的攝影師選定周宜賢,早年李烈雖跟他合作過,但當時對方是助理,後來關注到他掌鏡的作品,理解他擅長的本事而接洽。組織團隊時,李烈一律自己打電話,先問檔期可否?對方讀劇本後是否有興趣?接著安排與導演碰面討論想法。而整個過程中,身為監製的她說:「預算一定要隨時放在心上。」

她以成本高達九千萬台幣的《返校》為例,因為故事內容無法在中國市場發行,當然也沒有中國資金奧援,而在台灣影壇,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,投資者初期一聽根本不敢投,怕回不了本,很多人跟她說:「妳瘋了」,若再加上行銷宣傳費用,票房若沒超過兩億,肯定賠錢!過程中一直有人建議李烈「把預算壓下來」,可是她說這數字已精算再精算,極盡縮衣節食之能事。她舉例其中一項龐大開銷「美術」,為了呈現故事裡「過去、鬼域、現在」三個時空環境,劇組在同個地方反覆搭建三次學校場景;又譬如片中的「禮堂」,本來想用借的,但考量拍攝時間根本沒學校能出借,劇組最後只好再砸重本搭實景。

《返》片美術指導王誌成曾向李烈反應預算不夠,李烈說當然知道執行難處,但預算不可能再增加,只好請王誌成將所有美術細項全部逐一列出,大家坐下來「一條一條討論」,在「不會傷戲」前提下,把可以省略的、較低成本可替代的,全刪除,一摳再摳。控管預算是監製的重責大任,畢竟大部分成本來自投資者,李烈坦言「大家都希望把電影拍好,幫投資者賺錢。」但她總是努力在投資者期待和主創團隊夢想之間折衝,要求自己不能砸鍋,「在台灣做電影,沒有一點『好傻好天真』,真的做不下去。」

電影開拍後,有些監製只在重要戲分才到場,畢竟還有現場製片負責協調各組。不過因為習慣和性格使然,李烈每天都到片場,「人在現場,遇到問題才知道怎麼解決呀!」《健忘村》的經驗最讓她印象深刻,當時劇組開拔屏東牡丹鄉,找了塊地搭起片中整個村落。選擇屏東,是因為冬天時節仍陽光普照;可萬萬沒想到,劇組偏偏碰上下不停的傾盆大雨,伴隨當地居民都訝異照理早該近尾聲的落山風。大夥常穿著雨衣、撐著傘,耗在那痴等狂風暴雨停歇。問題還沒完,那塊農地因為連日大雨泥濘,施工時沒有排水設計,一步踩下即深陷,既要即刻建排水工程,又得為此調整全盤預算,最後一手處理得當然是人在現場的李烈。

不可控的變因也不只有天災而已。李烈回想起籌拍《總舖師》時,距離開拍只剩一個多月,豈料,原本連烹飪課都上完了的女主角竟然懷孕了!「女主角片中又要跑又跳又摔,不能讓演員冒風險,尤其懷孕初期特別有著不確定性,只好忍痛換人!」李烈趕緊請來夏于喬救火,前置和溝通作業得從頭來過,劇組因而延後一個月才開拍,但工作團隊的月薪照樣得支付。「這都是損失,但是監製得扛起擔子。」

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,它的檔案名稱為 LKM_8106-1024x645.jpeg
圖片/李烈提供

電影殺青,大隊散去,這才剛進入後製階段,導演與剪接師展開密切的剪輯。李烈會先看全片「順剪」完成的第一版,主要檢視有無需重拍或補拍的大問題,但所幸她的監製生涯還沒遇過。之後,等待第一次粗剪版出爐,她再加入討論提出調整建議,通常其後尚有第2、3、4、5次數不等的修剪版本,直到監製和導演等主創達成滿意共識的版本。這期間也包含音效、配樂、特效等其他後期層面技術融入,監製也得一一檢視。影片後製同時,監製還得同步開展另一要務――銷售及行銷宣傳作業。哪家公司發行?檔期何時?此時監製必須面對另一批團隊,共同協力讓作品被看見。所以,一部電影從劇本開創到登上大銀幕,李烈需要至少兩年時間。

演員出身的李烈,曾闖出舒適圈去作生意,繞一圈又返回電影圈,更確定依然鍾愛電影。她自知不會是當導演的料,除了適合角色仍會接演,長年累積全盤的經驗優勢,她決定投入擔綱監製。

2008年楊雅喆執導的《囧男孩》,是李烈首部監製作品。她回想當初的戰戰兢兢,電影已完成,輸出送至劇院播放的DCP檔後,她仍心裡忐忑,左思右想覺得節奏似乎有點慢,找了幾個業界朋友觀看,建議皆為節奏略慢,於是她不惜花錢重新剪輯,聲音跟著也得調整;所幸她的緊繃謹慎,最後也才打響叫好叫座的第一砲。

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,它的檔案名稱為 消失的情人節開鏡-1024x683.jpg
圖片/李烈提供

不只好劇本難求,找資金更是艱鉅的挑戰。李烈的第一次監製是靠抵押房子。她憶起拿《囧男孩》劇本企畫去找投資,回應都是「這是好劇本,但不會賣錢」,最後為了夢想,她只好向媽媽借房子抵押。如今要再叫她抵押房子是不可能的事,畢竟她步步為營,部部受肯定。《囧男孩》之後,是開啟國片攻占賀歲檔先例的鈕承澤《艋舺》賣出2.6億,接著是2011年上映但今年仍成奧運話題的林育賢作品《翻滾吧!阿信》;去年她監製的《消失的情人節》獲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、《廢棄之城》為最佳動畫長片,《返校》更是叫好又叫座,還催化出王淨、曾敬驊兩位閃耀新星。

相比14年前勇敢抵押房子的自己,現在的李烈更懂把市場營銷、幫投資方賺錢、幫劇組完成夢想、為演員塑造舞台等各個方面的想望,納入監製過程中的思考。如今的她可說是最知名的影壇監製了,但未曾改變的是,她時刻自我提醒「喜不喜歡真的很重要。」如同當年甘冒風險堅持做《囧男孩》時,她告訴自己:「既然沒人投資,至少要做自己喜歡的。」「莫忘初衷。」段落

【更多精彩內容,請見style master第67期】

購買方式:實體通路誠品、金石堂、網路博客來皆可購買。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SEARCH
ABOUT

The Taiwan-based bi-monthly men’s lifestyle magazine featuring high-quality taste.

TOPI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