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賴英錡(八旗文化編輯) 圖片/八旗文化
「人如其食」(You are what you eat)──西方諺語。
和松露、魚子醬並列為世界三大美食的鵝肝(Foie Gras),其滋味細膩、油潤,入口即化,是吃貨眼中的高級食材。在講究精緻的法式料理中,鵝肝被歸為開胃菜,常見的料理方式為香煎鵝肝,或是製成鵝肝醬,塗抹在麵包上食用。對食客來說,食用鵝肝不僅是享受其美味,更能顯得自己內行、有品味。
可是,鵝肝也因為備受爭議的生產法式──填鴨法,遭到大眾批評和抵制。為了養出一塊新鮮的肥肝,養鴨人得將冷冰冰的金屬長管插入鳥禽的咽喉,並將玉米漿強行灌入,讓大量的脂肪囤積在肝臟,最後形成比原本的尺寸大上六至十倍的肝。
近年來,在動物保護團體的奔走下,不少歐洲國家如英國、德國、義大利、丹麥、波蘭、芬蘭、瑞典、挪威等國已明文禁止鵝肝產品。法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鵝肝生產國與消費國,為了保護國內規模龐大的鵝肝產業(年產值高達十九億歐元,相當於六百四十二億新台幣),將鵝肝列為「法國文化遺產」,立法予以保護。
《爭議的美味》作者米歇耶拉・德蘇榭(Michaela DeSoucey)指出,為了強化國民對於鵝肝的認同感,法國政府巧妙地訴諸人類情感,透過「書寫傳統」、「鄉村印象」,打造「國族美食主義」,將鵝肝與法國主權緊緊綁在一起。也就是說,凡是抨擊鵝肝之殘忍,就是對法國文化的批評、不尊重。例如,二〇一一年七月,德國科隆阿努嘉國際食品展禁止廠商販售鵝肝,隨即引起法國農業部長布呂諾・勒・梅爾(Bruno Le Maire)的嚴正抗議,法國某位參議員甚至批評:「這就像在法國禁止德國香腸!」
至於大西洋彼岸的美國,因為鵝肝對美國人來說,是相對陌生的異國料理,許多人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麼。所以,美國的動保團體勢力較強,可以發起大規模的抗議行動。美國政客為了選票,自然也願意立法禁止鵝肝,畢竟在美國,反對鵝肝的人數遠大於熱衷鵝肝的老饕人數。
有意思的是,二○○六年的芝加哥「禁肝令」,最後不只功敗垂成,反而還激起了大眾對於鵝肝的好奇心,進而在全國引發「誰有權決定我們該吃什麼」的思辨。在食物政治學(Food Politics)裡,有一個核心的問題是:「誰有權力決定我們該吃什麼、不該吃什麼?」韓國人和越南人吃狗肉就是殘忍嗎?泰國人吃昆蟲就是噁心嗎?而兔兔那麼可愛,真的就不能吃兔兔嗎?這些「爭議的美味」,究竟是傳統文化,還是無良食品?誰說了算?
透過鵝肝這塊敲門磚,《爭議的美味》引領讀者走入食物政治學的世界。除了讓讀者思考吃鵝肝究竟道不道德,更重要的是讓讀者去思辨,在道德背後,是否還可能隱藏了其他議題,像是政治權謀、商業利益、歷史文化、階級品味等,左右了你我的飲食。畢竟,吃,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小事。
【更多精彩內容,請見stylemaster第61期】
購買方式:實體通路誠品、金石堂、網路博客來皆可購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