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浴火重生的威士忌酒廠(中)—天頂Teeling & 百樂門Benromach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
愛爾蘭榮光再現 天頂Teeling

提到威士忌最先聯想到蘇格蘭應該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,但或許很少人知道,19世紀時,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可是全球最高品質威士忌出產地之一。當時的都柏林威士忌以滑順與獨特滋味獨樹一格,也讓許多大型蒸餾廠爭相收購當地小型酒廠,但這樣的榮景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慢慢消沈。

天頂威士忌酒廠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782年,整個Teeling家族都加入釀酒事業,由Walter Teeling在都柏林自由區建了一座蒸餾廠,不僅是當時第一家位於當地的蒸餾廠,也開啟愛爾蘭威士忌的一代盛世。80年代Walter後人John Teeling創立了Cooley 酒廠,被日本三得利集團看中發展潛力而希望收購,談妥了條件之一是,Teeling家族可以帶走廠內所有酒桶。現今的酒廠負責人Jack 與 Stephen Teeling兄弟在2012年便用這些珍貴老酒為基礎,回到當年老祖先發跡的都柏林自由區,建立了以家族為名的Teeling酒廠,繼承了愛爾蘭威士忌當年榮光。

這款天頂單一穀物威士忌,一直以來在國際威士忌比賽中就是得獎常客,包括16、18、19年三次獲得 WWA最佳單一穀物威士忌名號,就可了解這支酒的精彩。採取小批量生產,使用單一穀物而非大麥,本來就獨樹一格;連陳釀酒桶都找來美國加州Napa Valley Cabernet Saugvinon紅酒桶,讓入口帶些辛辣的口感上,多了些許紅色莓果與單寧的酸感點綴,琥珀色澤下卻有著清澈滑順酒體,一如當年都柏林威士忌引人入勝之處。

Teeling Whiskey

經典Speyside風華再現 百樂門Benromach

位於蘇格蘭Speyside區,百樂門酒廠不若近代該處酒廠主打充滿甜美雪莉或是花果香氣,而是走復古路線,只使用初次桶、以中度泥煤煙燻而打造經典微煙燻風味。酒廠自從1898年開啟後,經歷了兩次關廠。第一次是在1931年,之後在1937年重新啟動。度過了一段黃金時光後,1983年再次面臨關廠,此後經營權不斷轉移,到了1992年老字號獨立裝瓶廠Gordon & MacPhail將百樂門酒廠納入旗下,才又開始積極醞釀復廠之路。

完成收購後,Gordon & MacPhail實際上得到的除了百樂門的名號外,只剩下空蕩蕩廠房以及庫存的老酒,品牌砸下重金翻修與添購新式設備,終於在1998年正式復廠,還找來了查爾斯王子(對,就是英國女王的兒子)主持典禮,正式宣告重返蘇格蘭威士忌一級戰區。

Gordon & Macphail經營者Urquharts家族想要讓百樂門重振往日風采,首先靠得是有地緣關係的Chapelton Springs來釀造威士忌;再來他們並不想跟隨市場風潮製作清新香甜的現代口感,而是找回最早在Speyside區充滿記憶點,帶有輕度泥煤的經典風味,並且依舊維持人工釀造,大量使用初次波本及雪莉桶來陳釀,也讓許多威士忌老饕重溫往日情懷。

這款百樂門12年雪莉桶裝單一麥芽威士忌從2018年開始,每年專為台灣推出全球限定的雪莉桶熟成小批次款,透過雪莉桶的高雅清甜,來平衡百樂門的微燻風味,進而創造出層層堆疊的深度口感,呈現出斯佩賽最真實的面貌。雪莉桶12年每年不只限量生產,更依靠調酒師手工取酒心技術,每一批次都有些微的酒精度和風味變化;如此傳統工藝上產生的些微誤差,反倒創造出獨特風味,讓人年年引頸期盼驚喜。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SEARCH
ABOUT

The Taiwan-based bi-monthly men’s lifestyle magazine featuring high-quality tast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