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國立專欄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
吃飯先求吃飽,才可能找機會吃好,但有時吃飽本身便是樁經驗上的「吃好」的美事。

波蘭在二戰之後成為華沙公約的一員,當地人極厭惡被觀光客說成東歐國家,舉出最強烈的證據便是波蘭的天主教信徒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(95%)。一六八三年波蘭國王率騎兵南下解維也納之圍,打敗鄂圖曼土耳其,歷史學家大多肯定這一仗避免歐洲「衣左衽」,而號稱全世界最漂亮的文藝復興式小鎮,是波蘭的札莫希奇(Zamosc)。

牛奶吧

不過共產政權仍在波蘭留下不少足跡,像華沙市區著名科學文化宮便是史達林送的禮物,如今被戲稱為「俄國的婚禮蛋糕」。

我最愛的則是牛奶吧,當初共產主義採取集體生活制,壞處是破壞個人吃的自由,好處卻是保證人人有的吃。所以牛奶吧賣的飯菜,一,便宜;二,道地。其中兩種湯令人難忘,冬天喝酸菜湯配麵包,冰冷的身體立即暖和。湯裡加了香腸,味道更加豐富。還有一種是甜菜湯,粉紅的,一開始我以為是涼的甜湯,不料是熱的、鹹的、高熱量的

攝氏零度以下的氣溫、彤雲密布的大平原、北極刮來冷風的波羅的海岸旁,沒有什麼比熱量還動人。

吃酸菜湯時學會一個波蘭單字,rybak,意思是漁夫。喔,湯是漁夫喝的,可見多擋寒呀。

波蘭是個農業國,馬鈴薯、甜菜和豬肉都精彩,這兩碗湯把三樣東西全包括了。

牛奶吧如今愈來愈少,存活下來的仍堅持老味道與老價錢,對遊客來說,比去吃法國菜要划算,比全歐流行的義大利菜要更吃得出波蘭味道。

牛奶吧

──等等,牛奶吧不賣牛奶嗎?詳情是當初這裡多用乳製品,也是為了提供熱量,所以才稱牛奶吧。如今乳製品仍有,可是被其他諸如豬排、煎馬鈴薯搶走鋒頭。

平常吃飯躲高熱量食物,到了波蘭,高熱量卻多麼令人感到溫暖呀。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Share on pinterest
SEARCH
ABOUT

The Taiwan-based bi-monthly men’s lifestyle magazine featuring high-quality taste.

TOPIC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