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室坐落在離台北市區很遠的天母,一問之下才知道住家也在附近,顏伯駿說自己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工作室與住所之間移動,起床、工作、下班、回家,宅得很,而刻意選把工作室設在天母,則是「客戶會比較懶得來,可以清靜一點。」若是對照顏伯駿對於「植男=宅男」的解讀,那他可真是不折不扣的植男了!
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宅男,可顏伯駿一點也不宅,如果你曾經與他一起出去聽音樂、看表演、喝酒,或是一同參加好朋的變裝生日派對,就會看見私底下的他多愛鬧、多瘋狂、多有活力,與我們對於靜態創作者的想像截然不同,也與他創作時沉穩篤定的氣質不太一樣,他形容自己是個矛盾的人,宜動宜靜,很愛熱鬧、喜歡人群,但工作時必須很安靜很穩定,而熱鬧帶給他創作時的靈感,沉靜則讓他展現生命力,像植物行光合作用般,這一吸一吐之間,他悠然自在。
訪問顏伯駿,幾乎不會察覺創作人難免會遇上的沮喪、痛苦或是創作瓶頸,因為他永遠樂在其中,做設計十幾年,從設計書封、做唱片封面與包裝、到籌畫大型展覽、執行頒獎典禮等專案,從一個人、一張桌、一台電腦的自由街案者到如今有五個工作夥伴的團隊,顏伯駿在設計圈的竄起讓人驚艷,他的成功靠才華,也靠他對設計的熱情,而談起這一切的開始-唱片設計,他篤定地說投入這一行,是不曾質疑過的選擇。
作為一位從小聽音樂長大的樂迷,顏伯駿國中組過樂團、高中創辦另類音樂社,青春期最常泡的不是圖書館或網咖,而是唱片行,高中畢業後第一志願是到Tower Record打工,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看MTV、Channel V播放的MV,收集所有喜愛的唱片側標和音樂雜誌,定期追小樹、林哲儀等樂評人寫的文章。在西洋音樂以及因為音樂而產生的異文化大量被引進台灣的90年代,可以想像那些豐富、多元的新體驗帶給愛音樂的顏伯駿如何巨大的影響,「那時候,台灣開始聽得到新的音樂類型、看到很多前衛的影像,對我是很大的衝擊,發現原來世界上有這個一個有趣的創意產業,完全不是學校或課本上能給予的,而這些創意充滿未知,甚至無法解釋。」顏伯駿回憶起當年在唱片行看到Bjork《Homogenic》專輯時的震撼,當下,將音樂視做生活養分的他決定做唱片設計,成為創造出很酷的影像的人!
「我喜歡未知!已知可以重複練習,透過練習讓作品精緻、穩定,但未知具有挑戰性與創造性,可以產生預期不到的結果,某種層面來說是突破同溫層、離開舒適圈,更好玩。」
完整內容請詳見style master雜誌第47期